打开

记者观察:安宁疗护“上海模式”探索进行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瞿轶羿 王毅

2018-01-10 13:17

安宁疗护服务,曾被上海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它也被称为"临终关怀"或"舒缓疗护"。通过几年的宣传和试点推广,如今在上海,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的患者和家属正越来越多,而现有的病床资源和护理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吗?让我们去率先试点这一服务的普陀区看一看。



每隔两周,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万霜和护士朱艳霞,都会上门为罹患骨肉瘤的张阿姨提供安宁疗护,风雨无阻。


张阿姨去年手术后,一直在进行肿瘤靶向治疗,强烈的胃肠反应和疼痛,给她和家人都带来了巨大痛苦。去年10月,她加入了居家安宁疗护项目。两名医护人员除了会定时上门为张阿姨送药、止疼、疗护外,他们还会花更多时间 在安慰、开导病人上。


张阿姨告诉记者,这样这个项目对她帮助很大的,“让我开朗点,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人自己要乐观”。


阿阿姨的老伴陈师傅也说,因为我们现在下去又不方便,所以社区团队的医生来帮我们解决困难,相当好,对我老婆也有好处,心情开朗,人一开朗呢,人就舒服了。



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 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 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的服务,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命质量,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此前,人们也常称之为"临终关怀"或"舒缓疗护"。


2012年和2014年,上海都曾将安宁疗护服务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而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从2012年起,开始提供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的,当时共设置了10张安宁病床。



不过,一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十张床位都等不来一位病人。


尹相风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房主任 告诉记者,现阶段,真正能够接受这个理念的人还不是太多。


五年来,随着安宁疗护理念逐渐为人接受,目前,这些病床的使用率已达到70%。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玉苗表示:安宁疗护,从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来说,目前床位的医疗资源的设置上海市还是够的。理念和接受度上面还是需要我们来做工作。


目前,上海共有76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除1家社会办医院和2家独立建制的老年护理院外,其余全部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部分安宁疗护服务,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服务内容项目和收费标准,大部分都靠医院和医生 提供公益服务。


像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院20位家庭医生中,能提供专业安宁疗护服务的只有4人。如何让专职安宁疗护医生或护士岗位更具吸引力,值得思考。



普陀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奉典旭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能够通过1年的试点,形成安宁疗护的一套体系,解决它的政策支持,包括保障,包括药品支持,还有标准规范,同时通过试点,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的建设。医疗保障能否把它纳入我们长护险保障的范围,都是关键点。


去年底,上海市普陀区被纳入全国首批5个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之一,成为"安宁疗护上海模式"的代表。他们希望通过1年试点,能摸索出一条能满足上海市场需求,并符合上海人情感需求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让安宁疗护模式能为更多疾病终末期或临终前的患者所接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瞿轶羿、王毅 实习编辑:施如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