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杨福家星”永耀星海!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戴晶磊 夏祺

2024-07-18 18:29

对杰出科学家给予小行星国际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不可变更的荣誉。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先生逝世两周年的纪念日,国际编号为85728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杨福家星”,从此,仰望星空,遥望星海,又多了一颗璀璨“中国星”,指引来者前行。



2023年11月9日,由复旦大学申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申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将国际编号为85728号小行星命正式命名为“杨福家星”,以志永久纪念。该小行星于1998年9月17日发现,其编号的末三位数字“728”正是杨福家院士的生日日期。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宣读“杨福家星”国际命名公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介绍“杨福家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



回望杨福家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他为复旦、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教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坚持“博雅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杨福家先生为中国的核科技研究培养了几代杰出英才。1958年7月,杨福家从复旦物理系毕业留校,参与筹建原子能系。他承担了新系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带领五八中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高浓缩铀的提炼工作,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关怀年轻人的成长,不拘一格降人才,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火种,并施以沃土,使他们得以展开梦想的翅膀。他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权威应始终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担任复旦校长,杨福家先生提出“面向新世纪,积极培养青年一代,为把复旦办成国内外一流大学而共同努力”的建设任务,制定了《复旦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2005)》,为现在建设“第一个复旦”打下坚实基础。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级得到跃升。


杨福家倡议启动了“名教授上基础课计划”,“讲好基础课”在校园蔚然成风,他本人亲自为学生开课并深受学生欢迎。他提倡“通才教育”“智能培养”,开启课程体系改革,重新设计学分结构,构建“基础教学+普通教育(德育美育)+专业教学”三元课程体系,为学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他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推动学校参与了李政道先生设立的“䇹政学者”计划,是国内第一个启动“一个导师带一个本科生”的科研计划。杨福家先生的改革举措不胜枚举,为复旦大学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影响至今。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致辞中代表全体师生,向杨福家先生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最高的敬意。杨先生为复旦大学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影响至今,他提出“面向新世纪,积极培养青年一代,为把复旦办成国内外一流大学而共同努力”的建设任务,为现在建设“第一个复旦”打下坚实基础。杨先生勇于创新科技报国、求真务实教育强国的感人事迹与优秀品质将激励着每一个复旦人不断奋进。“杨福家星”将是复旦人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指路明灯,指引复旦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希望后辈继承发扬他的优秀品质和先进理念,为复旦的教育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仪式上,《格物树人 福家报国:杨福家画传》正式揭幕与发行。该书是首部完整反映杨福家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忠实记录其人生最后影像的大型传记作品,不仅全面、立体地呈现了杨福家个人追求卓越、立德树人、毕生奋斗的感人事迹,也生动表现了与他紧密相连的多个知识分子群体(如两弹元勋群体、复旦优秀教师群体、上海光源建设者群体、中外合作大学教育事业创业者群体等)炽热浓烈的家国情怀、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仪式上,“杨福家教育基金”也同步启动,第一笔支出将用于“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卫星的研制与发射。下个月“复旦一号”即将搭乘火箭升空,迈出复旦人、核科人追求星空梦想的第一步。未来,“杨福家教育基金”将支持现代物理研究所举办各类杨福家先生学术纪念活动,设立“福家学者”“杨福家奖学金”等冠名奖教金、奖学金,打造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编辑: 戴晶磊
通讯员: 胡慧中
责编: 李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