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施韡同志发现一颗河外新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帼霞

2017-09-20 11:54

近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建设指挥部展示教育主管施韡首次通过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SP)发现一颗位于仙女座星系(M31)内的河外新星,并获得光谱认证。



9月2日中午,施韡登录到中国虚拟天文台PSP项目系统中,查看新疆星明天文台于前天晚上及当天凌晨拍摄的数百张照片。突然在其中一张照片上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亮点,一个在旧照片上所不存在的点。这张照片是距离地球250万光年之遥的M31仙女座星系的一部分。(M31又被称为仙女座星系,是最广为人知的星系之一,也是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这个星点的亮度只有18.6等,比肉眼可见最暗的星还要暗约10万倍(天文学中用星等表示星星的亮度,数字越大表示亮度越暗)。他将这个可疑目标在照片上标出,向系统提交;与此同时,另外4位爱好者也分别独立发现了该目标。随后,系统管理员和其他爱好者查验后判定,极有可能是一颗新星,决定立即向有关机构上报。

随后48小时内,位于广东的一个业余天文台宣布也拍到了这颗星,证实这的确是一个新的目标。但是根据国际惯例,必须拍摄到光谱才能确定这个天体的类型及其相关特性。施韡老师和星明天文台高兴老师向国内几个专业天文台寻求帮助,无奈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正在进行保养维护,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恰巧天气不佳,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国外天文台在看到发现公示后抽空进行光谱证认。(专业天文台的望远镜时间都拍得很满,银河系外新星通常非常暗,因此不见得能引起他们的关注。)

直到9月14日上午,好消息传来!当地时间9月13日晚,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校位于西班牙的2m口径“利物浦”望远镜观测并拍摄了该星的光谱。他们在快报中声称在这颗恒星光谱中发现了很强的巴尔末氢线(Hα、Hβ、Hγ),以及多条FeII谱线,以及2条OI谱线,从而确认这是M31星系内一颗典型新星,光谱分类为FeII型。由于得到了证认,这个新星也获得了正式编号M31N2017-09a。

据悉,未来的上海天文馆也将建有大口径望远镜,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公众搜寻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天文新发现。

关于新星

虽然名字叫“新星”,但它不是一颗新诞生的恒星,恰恰相反,它是一颗年老恒星。确切地说新星是指由于恒星亮度突然增加而突然出现在星空上的一种现象。新星可以细分为经典新星、再发新星、矮新星、亮红新星等。

最常见的就是经典新星。它产生于一对密近双星,主星是一颗白矮星,伴星可能是个主序星、巨星或红巨星。白矮星本身是类似太阳的较小恒星死亡后的遗迹,氢、氦等元素已经全部用完,核心已经产生出了铁核,不再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我们称它为已经死亡的恒星。但是它有非常大的密度,引力很强大,当伴星与主星靠得足够近的时候(相互绕转的周期只有几天),白矮星就会吸取伴星上的物质,在自己身上形成一个薄薄的大气,这层大气主要成分就是氢(来源于伴星),并且它会被白矮星加热。当温度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引起爆炸,恒星的亮度会比平时突然增加几十万倍,于是原本看不见的恒星就有可能被我们看见。如果白矮星吸积的物质很多,使得自身质量超过了1.44倍太阳质量,那么它就会猛烈爆发,亮度会突然增加数千万倍,可以和星系核的亮度相当,同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星体会迅速坍缩,成为密度更大,直径更小的中子星。

上海天文馆主体结构已经完成85%土建施工,BIM应用提升工程效率



天文馆雏形初现主建筑露出地面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自2016年11月8日开工以来,建安工程进展顺利,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约85%的土建施工,25%的钢结构施工,球幕影院区域近日也将完成最后一次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项目利用BIM技术提高了对工程技术难度的控制,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的目标,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投资控制、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天文馆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临港大道和环湖北三路交界处,东南紧临春涟河。工程总用地面积58602㎡,建筑面积3816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762㎡,地下建筑面积12402㎡,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3层主体建筑、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魔力太阳塔等。天文馆工程拟建成全球建筑面积最大、国际一流的天文馆。



异形建筑施工难度大

由于天文馆结构设计均为异形,主体结构由球幕影院、倒穹顶、大悬挑圆弧、核心筒几个主要部位组成,均为不规则的异形结构,附属建筑的设计也均以圆弧、球体等异形结构为主,因此工程难度大,施工较为复杂。

异形及曲面结构的施工对结构的测量、定位、控制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仅土建专业单层结构平台的测量控制点达到2000多个,所有控制点90%以上全部使用全站仪测量,在施工行业相对少见。在异形结构的基础上,本工程还包含6个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基坑围护工程、高支撑模板工程、超跨度/超荷载模板工程、大跨度钢结构工程、预应力工程,塔吊装拆工程,均为工程施工的重点监控分项工程。

天文馆施工工期紧,各专业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目前主要体现为土建与钢结构(球幕影院部位、倒穹顶部位以及大悬挑部位)交叉结合非常紧密,互为上下道工序,对总包的施工组织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后期主要表现为土建、钢结构与幕墙,机电、精装修等专业交叉作业。



BIM技术提升工程效率

在上海天文馆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人员利用BIM技术对建筑模型及所携带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各层次的处理,使得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运维由传统的2D向3D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设计和施工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在项目全生命期内开展了三维协同设计、性能化分析、设计沟通与协调、辅助深化设计、施工进度模拟、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统计、空间管理、三维效果展示等一系列有效的BIM应用,提升了项目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截至目前,工程进度与同类项目相比,上海天文馆项目设计变更的减少和决策效率的提升均在10%以上。此外,通过BIM技术在本项目的深入应用,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结并形成了一套BIM集成化设计与协同管理机制和数据管理模式,促进项目各项工作的有效协同。本项目已成功申报为第四批上海市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工程之一。



绿色环保打造节能典范

上海天文馆项目将地源热泵、太阳能利用技术、照明控制系统、雨水收集利用、高效节水器具等多项节能技术集成运用,保证这些技术在设计中充分体现,施工中落实,打造绿色建筑典范。

工程项目同时结合天文馆教育属性的考虑,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展示手段融入展教内容,从而使得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成为大型公共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天文馆项目目标是申报绿色建筑评价三星标准,要求全过程贯穿绿色理念,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管理。

目前,上海天文馆工程项目实现“零”安全事故,质量验收全部一次合格。9月,本工程将接受浦东新区区文明工地的检查验收,并已经申报了市文明工地,正积极落实并执行上海市文明工程的各项要求及标准,确保于10月份一次性通过上海市文明工地的检查验收。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展出原创天文主题展“星空之境”

上海科技馆2017全新原创天文主题巡展“星空之境”,即将于9月26日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免费对游客开放。来自国内外的110余幅摄影作品在本次展览中亮相:中国星空银河拱桥系列、世界地标与天象系列不一而足,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展示的苏绣作品“蟹状星云”载誉归来,世界著名的超高精度星象仪SUPERmegastar在本展览中首次引进中国。与诸多展示内容搭配的,还有一系列针对全龄段观众的互动活动,如Sky-Skan数字星空定时演示、“十厘米的宇宙”系列手工活动,还会特别邀请天文学家、摄影家参与天文主题沙龙。

【展览时间】
2017年9月26日至2017年11月26日
【展览特色】
一、不可错过的多媒体视觉盛宴
1.MEGASTARII星象仪——世界最先进的星象仪沉浸式视觉体验
2.4K超清投影——七大洲星空VIDEO
二、国内国际顶尖天文摄影家作品
1.国内顶尖天文摄影家作品41张
2.世界各地天文台的朝圣摄影作品
3.TWAN精选地球与天空国际摄影大赛作品25张
三、不容错过的天文标本与艺术品
1.新疆阿勒泰陨石
2.巡展归国的星空刺绣艺术——陈英华苏绣天体作品4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实习编辑:沈竹青)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