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7″

视频 | 小操场,大体育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林羡德

2021-10-17 11:02

双减之后,不少孩子家长发现,学校课程中的体育课,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和运动技能上发力。那么,学校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活动空间?又如何帮助每个孩子培养相伴一生的体育项目?


腰旗橄榄球对抗,足球绕桩,棒球传接球,田径跨栏,普陀区洵阳路小学这个操场,200多个学生,10多个运动项目,同时进行,宛如一场小型的田径运动会。



2年前,一场兴趣化课程改革在洵阳路小学悄然试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孩子们每周要上4节体育课,要保质保量,学校的活动场地就捉襟见肘了。如何让同时上课的孩子们尽兴运动,又互不干扰呢?


“上天入地、创造空间,学校想尽办法,为学生从纵向打造活动空间,学生每天保证一小时的校内体育锻炼,一周下来至少可以玩到五个项目。”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孙激钦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校方将1800平方米的操场划分为5个区域,一号和二号区域铺设人工草坪,可用于足球、棒球和跳高;三号区域为跑道,项目为跑步和跳远;四号区域为小操场,学生可以练习攀岩和投掷;五号区域为沥青区,跳绳、垫上运动等可以在此开展。此外,地下的防空洞空间也被充分利用,改造成了孩子们冰壶训练场。



根据场地的不同,体育老师也因地制宜,调整教学内容,每个班级每天轮换一次活动区域,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来尝试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丰富的活动项目,让孩子们成了多面手。


“我在学校里玩足球、篮球、冰壶和棒球”,学生们说,“我还在学街舞,特别帅!”


让基础教育学段学生至少掌握2门体育技能,中心城区学校内部挖潜,因地制宜,空间相对宽裕的郊区,更是充分发挥场地优势,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的这片绿茵场,4年前引入了棒垒球项目。一周三次,每次2小时,几年下来,孩子们玩得有模有样。


“一开始我觉得这项运动是男孩子的运动,我们女生是不能参加的,学习了这三年之后,经常会觉得自己如果努努力,就可能会打得比男生还好。”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林诗恩说。


“这是很多人一起打的运动,别人赢了,我也会很高兴。”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姜莱说。


“双减”之后,培训、课业负担减轻了,体育课的占比上去了,作为主阵地的学校,也在努力做好这道“加法”,让运动的快乐和精神,陪伴孩子们走好人生路。


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信息处主任金惠良说:“‘双减’以后,我们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体育有30到45门课程,3点半以后都开设这些项目,让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爱好什么项目选择什么项目。”



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副校长郑煜表示:“尤其在运动当中可以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这些品格,而这些品格在其他的学科中是很难培养的。”


在运动场上学会面对挫折,在比赛中学会为对手鼓掌,体育课成全的不止是快乐和健康,更是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全的人。享受乐趣、热爱生活,这些都将与他们相伴一生,而这也正是探索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




强健的身体和优良的品质远比分数来的重要,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更是为了形成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促进健康生活。体育课终将留在校园,但这些体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和磨练,都将成为陪伴孩子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林羡德)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