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爱上海·爱申活|上海2040:发展轨交网络 完善慢行系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恩蟾 吴骥 师玉诚

2016-10-05 20:14

视频:上海2040——发展轨交网络 完善慢行系统


在所有特大型城市中,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有限的道路资源之间,始终存在矛盾。堵车、找不到停车位,几乎是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如何才能让人们出行更便捷,上下班更省心?2040规划给出了答案。未来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将成为上海发展重头,轨交将遍布主城区和新城镇,甚至通到您家小区大门口。



镇宁路站是延安路中运量工程首个示范车站。站台长100米,宽7米,可同时停两部公交车。目前,车站正在做最后装饰,预计10月底建成。其余24座车站,也将于国庆后全面开工。



中运量公交拥有独立路权。紧靠站台两侧的两根车道,将来会成为中运量公交24小时专用道,而随着沿线公交线路归并整合,分布在延安路两侧的公交车道,会转为普通车道。这样的腾挪,再配合沿途的感应式信号灯,能大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中运量公交投运后,专用道车速能从原来的每小时12公里,提高到20公里,预计每小时可运送4000人次,而原先的公交运营模式也随之改变。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上海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中公交优先的理念。根据规划,至2040年,全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的比重要达40%,平均通勤时间不大于40分钟,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要达85%。这就对目前公交系统的接驳和到达便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延安路为例,随着中运量公交投用,与其复线的其他公交线路,都将改线,成为接驳线,与公交主线形成鱼骨状连接。这样的新模式,目前已在沪太路试点。


巴士集团副总经理指出:“沪太路工程是以主干线为主,接驳线为辅,同时结合区域线路在统一指挥。沪太路美兰湖的终点站实现了智能化的指挥系统。”



线路整合后,沿沪太路行驶的主线963路,配车增加了14辆,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从原来的13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以内。因为走的是20多公里长的公交专用道,其行驶速度和准点率都大大提高。


而在一些大型居住区,走专用高架的集运式轨交系统,正陆续上线。它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适合在社区中穿行。目前,浦江镇的集运系统已经开建,整条线路贯穿大居,有的站点还建在小区门口。


浦江镇集运系统项目负责人表示:“集运系统是向社区的进一步延伸,是为了更好地把社区的居民收集好以后,投入到传统的轨道交通当中去,起到更好的衔接作用。”



到2040年,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将翻一倍,线网长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1公里,六成地区居民10分钟内 就能到达轨交站点。在整体轨交规划上,上海将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层次,市域线连接主城区和新城新市镇,市区线在主城区穿行,局域线服务大居,互相形成1小时以内的公交交出行圈。


慢行系统也是绿色出行的组成部分。尤其自行车,是最后一公里重要的接驳工具。根据2040规划,接下去,交通管理部门将逐步恢复禁行道路的非机动车通行权,形成连续的自行车道。此外,在轨交站点周边,酝酿建立人行长廊等步道系统。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认为:“最便利的办法是下了轨道就能走回家,在步行的这段路程里边,路是平的,宽度是足够的,甚至将来是风雨无阻的。”


(编辑:张梦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